前期準備
設備檢查
檢查電動葫蘆的外觀,確保外殼沒有明顯的損壞、裂縫或變形。查看電源線是否有破損、老化等情況,如有需要及時更換。
檢查吊鉤,吊鉤應無裂紋、變形,開口度符合要求。同時,檢查吊鉤的防脫裝置是否完好,這是防止重物墜落的關鍵安全部件。
對電動葫蘆的制動裝置進行檢查,確保制動可靠。通過簡單的測試,如手動拉起重物后松開操作按鈕,觀察重物是否能迅速停止,來判斷制動性能。
檢查鏈條或鋼絲繩,查看是否有斷絲、磨損嚴重的情況。對于鏈條,檢查鏈環之間的連接是否緊密;對于鋼絲繩,檢查其潤滑情況,如有必要,添加適量的專用潤滑劑。
場地準備
確定吊裝作業的場地,清理場地內的障礙物,確保電動葫蘆運行的軌道(如果是橋式或門式電動葫蘆)或懸臂的活動空間沒有阻礙。
檢查吊裝作業上方是否有架空電線等障礙物,避免在吊裝過程中發生觸電事故。如果無法避開架空電線,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,如設置警示標志,并安排專人進行監護。
對于在建筑物內部進行吊裝作業,要確保建筑物的結構能夠承受電動葫蘆和重物的重量。如果有疑問,需要請專業的結構工程師進行評估。
人員準備
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的培訓,熟悉電動葫蘆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項。操作人員應持有相關的操作證書,嚴禁無證人員操作。
安排專人負責指揮吊裝作業,指揮人員應站在操作人員能夠清楚看到的位置,并且使用統一的指揮信號,如旗語、哨聲或對講機等方式進行溝通。
吊裝作業過程
負載計算與連接
在吊裝建筑材料之前,要準確計算材料的重量,確保不超過電動葫蘆的額定起重量。對于不規則形狀的材料,可以通過估算體積并結合材料的密度來計算重量。
將電動葫蘆的吊鉤與建筑材料進行牢固的連接。對于成捆的材料,如鋼筋,可以使用合適的吊具,如鋼絲繩扣或吊裝帶,將其捆綁后掛在吊鉤上;對于塊狀材料,如預制混凝土構件,可以通過在構件上預設的吊裝孔,插入吊裝銷,再將吊鉤與吊裝銷連接。
起吊操作
操作人員在起吊前要再次確認周圍環境安全,所有人員都處于安全位置。然后按下起吊按鈕,緩慢地將建筑材料吊起。在起吊過程中,要密切觀察電動葫蘆的運行情況,如鏈條或鋼絲繩的運行是否順暢,電機是否有異常聲響等。
起吊速度應適中,避免過快導致建筑材料晃動或碰撞周圍物體。如果材料發生晃動,應立即停止起吊,等待材料穩定后再繼續操作。
移動操作
當建筑材料吊起一定高度后,根據需要進行水平移動。如果是橋式或門式電動葫蘆,通過操作相應的按鈕使電動葫蘆沿著軌道移動;如果是懸臂式電動葫蘆,操作懸臂的旋轉或伸縮按鈕來移動材料。
在移動過程中,同樣要注意避免材料碰撞其他物體,尤其是在靠近建筑物的邊緣或其他施工設備時,要格外小心。指揮人員應提前預判移動路徑,及時發出指令,引導操作人員進行準確的操作。
降落操作
當建筑材料移動到目標位置后,操作人員要緩慢地將材料降落。在降落過程中,要注意下方的支撐物是否牢固,確保材料能夠平穩地放置在目標位置。
當材料放置好后,先松開吊鉤與材料的連接,然后將吊鉤提升一定高度,為下一次吊裝作業做好準備。
作業完成后
設備檢查與維護
完成吊裝作業后,對電動葫蘆進行檢查。查看鏈條或鋼絲繩是否有新的磨損或損壞情況,檢查吊鉤是否有變形等問題。
檢查電動葫蘆的電機、制動裝置等部件是否有異常發熱的情況,如有發熱異常,需要分析原因并進行處理,可能是由于長時間工作導致的過載,或者是部件本身出現故障。
清理電動葫蘆表面的灰塵、油污等雜質,保持設備的清潔。對于在惡劣環境下(如潮濕、沙塵較多的工地)工作的電動葫蘆,要更加注意清潔和保養。
場地清理與記錄
清理吊裝作業場地,將剩余的建筑材料擺放整齊,拆除不必要的吊裝輔助設備,如臨時搭建的支撐結構等。
記錄本次吊裝作業的情況,包括建筑材料的種類、重量、吊裝時間、操作人員姓名等信息。這些記錄對于設備的維護、安全事故的追溯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。